第六屆畢業(yè)季設計創(chuàng)意大PK——上海建橋學院(二)
第一站:上海建橋學院
■作者:馬熠郡
■指導老師:趙靖娜
■作品名稱:《山有木兮,星搖其光。囿于心兮,身匿形藏。》
■作品材質:漆、陶瓷、陶土、亞克力、鈦絲
■設計說明:世間萬物小到一草一木,大至宇宙星辰皆應在和諧、安寧的環(huán)境中共生,人類不可為了滿足自身更加舒適的生活而過度改變自然狀態(tài)。遍布城市的地下管道、日益惡劣的空氣、森林的砍伐、動物的捕殺:四個虛實交替的映像時刻提醒著人們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
■作者:沈雨婉
■指導老師:王瓊
■作品名稱:《偽飾》
■作品材質:銅、925銀、烤漆、珍珠
■設計說明:以烤漆為研究課題,結合小丑面部不同夸張表情貫穿整套作品。靈感來自小丑妝后,通過鼻子光亮的漆面效果與小丑面部啞光烤漆做突出對比,附加金屬、珍珠等點綴,材質對比強烈,層次豐富。充分表達小丑通過夸張的妝容將真實的情緒隱藏起來,以娛樂他人的表情來示人的矛盾角色。整套作品在夸張幽默的風格下,又無疑不透露出一絲悲傷。
■作者:王志剛
■指導老師:華石
■作品名稱:《俄羅斯方塊去哪了》
■作品材質:銀鍍金,木頭,黑曜石
■設計說明:成長的過程中,總有些許事物與我們漸行漸遠如童年。作品《俄羅斯方塊去哪了》靈感來源于童年的兩款小游戲---俄羅斯方塊和蹺蹺板,以俄羅斯方塊為主體的,在把手以及蓋子上進行蹺蹺板的再設計來呈現童年最簡單快樂的追求。
■作者:許慧盈
■指導老師:李亭雨
■作品名稱:《秋述》
■作品材質:銀鍍金、琺瑯、羽毛、珍珠
■設計說明:以蘇軾赴杭州途中所作的《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為靈感。詩詞中秋天楓葉與蘆花的景色為主要元素,水的各種形態(tài)作為輔助元素。用紫紅色的漸變琺瑯配色表達當時他被外放的忿懣,沉重的情緒,但他任職期間依舊關心人民疾苦,為國為民。如蘆花般的羽毛與由楓葉變形的幾何形態(tài)金屬做一個材質對比,展現蘇軾筆下的秋天之美。
■作者:許詩妤
■指導老師:黃玉竹
■作品名稱:《見春》
■作品材質:銀鍍金、母貝
■設計說明:靈感來源于枯葉蝴蝶的擬態(tài)特征。這一系列包含項鏈、胸針、耳墜和戒指四款。整個作品體現的是蝴蝶停息到飛舞的變換過程。蝴蝶內鑲嵌的是云母片,光滑的表面肌理與金屬片樹葉脈絡的肌理形成反差。展開的蝴蝶可開合的設計也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
■作者:嚴米兒
■指導老師:吳亦昊
■作品名稱:《童趣系列-幻想中的小伙伴》
■作品材質:胸針系列-銅、銀、合成立方氧化鋯
■設計說明:以童年幻想的小伙伴作為創(chuàng)作靈感,敬意童年單純快樂的玩耍時光。采用銅噴漆工藝,鑲嵌著彩色寶石,漸變以及多種色彩的搭配,表現出童年純真色彩。在結構上采用了鉚接的同時,部分零件用彈簧的設計方式,增加作品的靈動性、趣味性。
■作者:姚賀俠
■指導老師:吳亦昊
■作品名稱:《萬木萌發(fā)》
■作品材質:松樹皮、柳樹皮、柏樹皮、925銀、樹脂、合成立方氧化鋯
■設計說明:萬物皆有靈,被時光洗禮過的萬木,都賦予了它獨特的生長軌跡以及獨特的天然魅力。如同人生的經歷一樣,“菱形”就像剛入社會時年輕人身上的尖銳和稚氣一般,稚嫩的外表好像松樹皮一樣層層待剝。經過了時間的洗禮與磨練,尖銳的菱角被打磨成“方形”,光滑的外表逐漸變得像柳樹皮一樣厚實古樸。最終,一個尖銳有稚氣的人沉淀成圓潤內斂的“圓形”,如同柏樹一樣擁有獨特的風骨。
作品名稱:《枯木再生》
作品材質:925銀、橡木、雞翅木、紫光檀木
設計說明:枯死的木頭難逃自然法則的制裁,在失去生命力之后,被不知名的生物侵蝕出了一個個洞穴,枯敗而丑陋??墒?,生命總能創(chuàng)造奇跡,又有新的生命從這令人絕望的逆境中迸發(fā),纖細柔嫩的枝條萌生新葉,艱難而努力地尋求陽光。這些新生的生命茁壯成長,堅定有力地向天空迸發(fā),連它生根的枯木也仿佛變得富有活力。然而,無論多么強壯的生命都難逃歲月的摧殘。這些富有生命力的枝條也變得灰敗沒落,同它生根的枯木一樣,經歷了一個輪回。
■作者:殷嘉敏
■指導老師:孫秋爽
■作品名稱:《青山共我》
■作品材質:925銀、螺鈿、合成立方氧化鋯、水晶
■設計說明:梯田是大自然與人類共同創(chuàng)造的杰作,有學者將梯田與長城媲美,說它們同是人造奇跡,不同的是:長城是古代皇帝強迫人民修筑的,梯田則完全自發(fā)修筑,經過千年形成規(guī)模,一切順其自然。我想通過借助航拍的視角記錄下梯田這自然風景,將宏觀的自然景觀運用進首飾設計中。
■作者:張瑞悅
■指導老師:李亭雨
■作品名稱:《Momentary》
■作品材質:銀鍍金、合成立方氧化鋯、巴洛克珍珠
■設計說明:作品靈感來源于希臘神話《伊卡洛斯的隕落》,主人公被囚于迷宮之中,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換取自由。作品使用迷宮、羽毛、翅膀等元素來表現主人公奮力飛翔,意欲沖破牢籠的形象。
■作者:趙宇晴
■指導老師:吳亦昊
■作品名稱:《散點透視在首飾中的體現》
■作品材質: 925銀鍍18k黃金/白金、拉長石、合成立方氧化鋯、瓷片、木頭、琺瑯、仿點翠、瑪瑙
■設計說明:《清明上河圖》畫作以長卷形式,生動記錄了北宋都城東京十二世紀時繁榮昌盛的景象。同《清明上河圖》一樣,此作品亦運用了散點透視法。隨著視線的移動,層巒疊嶂的群山首先映入眼簾,緊接著,沄沄汴河水從青峰之間滾滾而下,奔流而至,九曲回腸,穿過裊裊的云煙,流過靜謐的小屋,輕撫翠綠的楊柳。隨之而來的,是高山秀林青煙、小橋流水人家交相輝映,畫面豐富多彩、韻律十足。
■作品名稱:《沒骨山水在首飾中的體現》
■作品材質:925銀鍍18k黃金、亞克力、人工合成樹脂
■設計說明:沒骨山水,是中國傳統畫技法,指不用墨線勾勒,直接以大塊面的水墨或彩色描繪物景。本作選用不同色調的亞克力,完美呈體出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的差異感。四款插片,不僅本身獨立,可以單獨表現出自身的畫面,還可以根據所穿的服飾,兩兩疊加,交織出更加豐富多彩的觀賞效果,也可以側面映襯出佩戴者的當時的心情。
■作者:鄭博文
■指導老師:李亭雨
■作品名稱:《五行》
■作品材質:925銀、藍寶石、琺瑯、玻璃等
■設計說明:“金”曰從革,意可改變形狀,首飾從左到右表現原始礦物加工制成形狀規(guī)則的金屬制品過程,點綴藍寶石和藍色琺瑯表達“金生水”的五行關系;“木”曰屈直,寓意可曲可直,整體造型如植物,外框棱角分明,里面磨砂做舊,中間呈鋸齒狀線條正如木紋一般,又可表現曲直變化,鑲嵌紅寶石,隱寓“木生火”的五行關系;“水”曰潤下,滋潤養(yǎng)護,其勢順流向下,首飾整體是向下流淌趨勢,與藍色海浪相連的綠色樹葉代表“水生木”的五行關系;“火”曰炎上,炎熱灼燒,其勢騰騰向上,首飾由銀白色如火如煙的金屬組成主體,再由火紅色琺瑯火云穿插其中,下方鍍金的不規(guī)則內芯與土首飾的主體相近,表現“火生土”的五行關系;“土”曰稼穡,寓意著承載萬物,造型如船,其上長滿莊稼作物,其內蘊含金屬礦物,隱寓含著“土生金”這一五行規(guī)律。五件首飾因為五行的內涵不同而各不相同,又因為五行間的相生關系而互有呼應,組成一套完整的五行首飾。
■作者:鐘悅
■指導老師:黃夢露
■作品名稱:《舞動》
■作品材質:銀鍍金、赤鐵礦、琺瑯
■設計說明:靈感來源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滾燈運動,作品以滾燈大小不一的造型組合來表現,金屬編織工藝的外形與金屬空心管道進行連接。中間的黑色赤鐵礦小球隨著佩戴者的運動軌跡來回舞動,體現非遺運動形式在首飾中的創(chuàng)新性與趣味性,從而引發(fā)思考,能讓非遺文化中的運動形式得到大眾的關注。
■作者:周易誠
■指導老師:王瓊
■作品名稱:《流·感》
■作品材質:銀、陶瓷、釉料
■設計說明:以陶瓷和釉料為研究課題,將釉的流動與陶瓷的結構相結合,既表現出咄咄逼人的病毒形態(tài)強勢襲來,又通過釉料的流動態(tài)勢寓意病毒四處逃竄、終將退去的局面。并通過與金屬形態(tài)進行對比,變化、復制、蔓延,表達病毒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性與傳播性,警醒世人正視它們。如果你看到了面前的陰影,那一定是有一束光在你背后為你點亮,我們終將勝利。
■作者:周雨婷
■指導老師:顏如玉
■作品名稱:《鏡中窺人》
■作品材質:黃銅、琺瑯、杜邦紙
■設計說明:用劇院、電影視覺的形式,采用劇院、鏡頭、膠片、帷幕等視覺元素搭配組合的方式,形態(tài)上規(guī)整方正,展現出一種理性的思維,其中有觀看、被觀看、記載、拍攝四個環(huán)節(jié),營造在帷幕背后窺視另一個平行世界的感受,讓我們拉開帷幕,發(fā)現和解讀這些所有設想中的復雜性。
■作者:周玉榕
■指導老師:張錦彩
■作品名稱:《絲綢路上》
■作品材質:銀、琺瑯、合成立方氧化鋯
■設計說明:作品靈感來源于敦煌藻井,提取藻井圖案與供養(yǎng)人的飄帶為設計元素,突出作品顏色的表達。運用了傳統琺瑯工藝和現代3D打印技術,將中國傳統色彩與現代簡約圖案相結合。呈現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讓作品有現代感。靜雅和諧的色調和飄逸的絲帶猶如身穿傳統服飾的中式美人。
微信 | 微博 | 抖音 | APP | ||||
|
|
|
|
|
珠寶國檢 中國珠寶行業(yè)網 珠寶國檢深圳實驗室 珠寶國檢北京實驗室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 NGTC國檢教育 國檢珠寶培訓中心上海分校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廣州 珠寶國檢NGTC研究所
版權所有?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京ICP備2024047581號-2